省内异地就医使用医保的核心流程是“先备案-选定点-持码(卡)就医”,关键操作包括通过线上渠道快速备案、选择联网定点机构、直接结算费用。目前广东省内多数地市已支持免备案直接结算,但备案后报销比例更高(职工医保可达85%),且门诊慢特病、生育医疗等特殊场景需提前备案才能享受待遇。
-
备案操作
长期居住(如随迁老人)需提供居住证或工作证明,备案长期有效;临时就医(如出差急诊)备案有效期≥6个月。通过“粤医保”小程序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提交材料,3分钟内完成。急诊抢救可先就诊后补备案,住院当次有效。 -
定点机构选择
就医前需查询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院,通过“粤医保”小程序“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模块或就医地医保局官网获取名单。例如广东省52个门诊特定病种(如高血压)需在定点机构直接结算,跨省门特需额外在参保地申请认定。 -
结算与报销比例
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直接结算,费用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比例报销。例如广州职工医保在深圳三级医院住院,备案后报销75%,未备案仅55%。居民医保门诊备案后报销60%,未备案降至40%。生育医疗费用需提前备案,报销比例同参保地。 -
特殊情形处理
门特患者跨市就医需确认病种在就医地支付范围内;外伤费用需填写《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方可结算。备案后仍可回参保地就医,待遇不变。若自费结算,需在出院后补备案并申请手工报销,时限依参保地规定。
提示: 各地政策可能调整,建议通过“广东医保”公众号或12393热线核实最新备案要求。优先使用线上渠道办理,材料不全时可签署个人承诺书容缺受理,后续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