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划算
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养老)是否划算,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但综合权威信息分析,通常不建议这样做,主要原因如下:
一、待遇差异显著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比例
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由基础养老金(约190元/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约230-320元/月)组成,总待遇约为420-510元/月。 职工养老保险则至少能领取800-1000元/月的养老金(含约100-200元财政补贴),且每年增长约100-200元。
-
长期积累效应
职工养老金每年增长约100-200元,15年后累计约1500-3000元;居民养老金每年仅增长20-30元,15年后累计约360-480元。
二、缴费成本差异
-
缴费档次对比
职工养老保险最低档每年约6500元(灵活就业人员),而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最低180元,最高约5000元。 若职工缴费8年后转为居民养老,前8年按职工标准缴费但无法获得职工待遇,直接损失约4.8万元(按职工平均缴费8000元/年计算)。
-
缴费年限损失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可领取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居民养老保险需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待遇较低。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转移限制
职工养老保险无法直接转入居民养老保险,只有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且达到退休年龄时,才能选择转移。
-
替代方案
若职工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考虑延迟退休至满15年,继续按职工标准缴费。
四、总结建议
-
适合转移人群 :仅限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且无法继续职工缴费的群体。
-
不建议转移人群 :已缴满15年、希望获得较高养老金待遇或希望继续享受职工医保的群体。
建议根据自身年龄、缴费年限和未来养老规划,咨询社保机构或专业机构,制定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