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骨科主任李危石教授出生于1972年12月,现年52岁(截至2025年4月),是我国脊柱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并担任国际脊柱学会AO Spine中国区主席。 他深耕脊柱疾病诊疗与科研近30年,以“医工融合创新”和“高难度脊柱手术”为核心竞争力,带领团队完成全球首例脊柱椎板机器人自主识切手术,同时在国际上首创生物力学适配型椎间融合器,推动骨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
-
学术与临床双轨成就
李危石教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本硕)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师从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党耕町教授。其团队年均完成骨科手术超万例,尤其在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退变性疾病等高风险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导研发的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解决了传统椎板切除手术中神经损伤的行业难题,相关技术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
创新技术突破
作为“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将3D打印、AI技术应用于骨科植入物设计,开发出个性化手术导板和Premier偶联万向椎弓根螺钉。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7项,主译专业著作5部。 -
国际学术影响力
自2022年担任AO Spine中国区主席以来,他推动中国脊柱外科标准与国际接轨,组织翻译全球经典教材《AO脊柱外科学》,并建立国内首个脊柱外科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北医三院在其带领下成为全球最大的上颈椎诊疗中心,累计完成4000余例高风险寰枢椎手术。 -
人才培养与患者关怀
李危石教授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其门诊以细致问诊著称,常为复杂病例制定个性化方案,尤其擅长脊柱翻修手术,被患者称为“脊柱难题终结者”。
作为兼具临床实力与科研视野的学科带头人,李危石教授持续引领中国脊柱外科的技术革新。对于脊柱疾病患者,选择经验丰富且勇于创新的专家团队,是获得精准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