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即使强制执行程序被终结,债务人也仍然需要履行还款义务。以下是相关信息的介绍:
法律依据
-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草案中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债务人就可以免除还款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申请执行的时效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终结执行的条件和后果
- 终结执行的条件:包括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同意等。
- 终结执行后的恢复执行:申请执行人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被执行人面临的风险和后果
- 信用惩戒:被执行人信息将被公开,影响个人征信。
- 财产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执行债务,如查封、冻结、拍卖财产等。
- 刑事责任:拒不履行或妨害执行可能构成犯罪,被执行人将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强制执行5年后不用还钱的说法并不准确。债务人仍需履行还款义务,且在发现可供执行财产时,债权人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