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赖在医院不走时,医院应依法采取沟通协商、第三方调解、法律诉讼等组合措施,核心在于明确出院标准、保留证据并优先保障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
加强医患沟通与出院告知
诊疗全程需动态沟通病情、费用及出院标准,下达出院医嘱后以书面形式(如《出院告知书》)明确拒不出院的法律后果,病历中完整记录沟通内容。 -
引导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若滞留因医疗争议引发,应引导患者通过医疗调解委员会、诉讼等渠道维权,避免长期占据床位。对欠费患者,需同步催缴费用并保留缴费凭证。 -
分级诊疗与资源协调
慢性病或康复期患者可转至基层医疗机构或居家护理,通过医联体实现上下转诊。急诊留观超72小时者,需由医务科协调床位或转院,减少资源浪费。 -
法律手段作为最终保障
经沟通调解无效后,医院可起诉要求解除医疗服务合同、追讨费用及赔偿损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公安机关可对扰乱秩序者依法处罚。
提示: 医院需平衡患者权益与公共资源管理,事前规范流程比事后处置更有效。患者应理性维权,拒不出院可能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