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涉及两个核心公式,具体如下:
一、基础养老金公式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由省级统计部门发布,反映当地经济水平(如2024年北京12800元,深圳11200元)。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计算公式为: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frac{\text{个人历年实际缴费工资基数之和}}{\text{缴费月数}} \div \text{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
其中,缴费指数 = 当月实际缴费工资 / 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为所有缴费月份指数的平均值。
-
计发月数
根据退休年龄确定,例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55岁为170个月,延迟退休则减少(如65岁退休为101个月)。
二、计算示例
以某职工为例:
-
退休年龄 :60岁
-
当地平均工资 :2024年某市12307元
-
平均缴费指数 :1.4
-
缴费年限 :34年
计算过程:
-
计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frac{1.4 \times 12307}{1} = 17230 \text{元} $$
-
计算基础养老金: $$ \frac{12307 + 17230}{2} \times 34 \times 1% = 8009 \text{元/月} $$
三、注意事项
- 计发基数调整 :部分地区(如佛山)可能引入调节因子(如平均缴费指数低于0.6时按0.6计算)。2. 过渡性养老金 :针对1995年前参加工作但未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需单独计算。3. 地区差异 :不同城市计发基数不同,需以退休地政策为准。
通过以上公式和步骤,可准确计算出基础养老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