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作的晕厥是大脑短暂性缺血引发的突发意识丧失,常见诱因包括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或体位性低血压,需警惕潜在心脏或神经系统疾病风险。以下从症状特征、病因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
-
典型表现:发作前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先兆,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自行恢复,但可能伴跌倒外伤。青少年中,血管迷走性晕厥占60%以上,多由站立过久、情绪刺激诱发。
-
核心病因:
- 自主神经异常:如排尿、咳嗽或体位改变触发“刹车系统”失灵(迷走神经过度激活),导致血压骤降。
- 心源性因素:心律失常(如长间歇、心动过速)或心肌缺血,可能引发猝死,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排查[^6 - 代谢或贫血:低血糖、重度贫血导致脑供氧不足,常伴乏力、冷汗。
-
紧急处理与就医提示:
- 发作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若伴抽搐或超过5分钟未清醒,需紧急送医。
- 反复发作需排查心脏病、脑供血异常或代谢疾病,倾斜试验、长程心电监测是关键诊断手段。
总结:晕厥反复发作虽多为良性,但不可忽视潜在风险。记录发作诱因、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专科就诊,避免延误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