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坏疽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治疗,核心措施包括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清创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手术干预。 关键亮点:早期干预可避免截肢,血糖控制是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活血化瘀药物+清创术)效果更佳,术后护理和康复至关重要。
-
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足坏疽需严格控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需同步管理。血管病变者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前列地尔)或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
-
清创与抗感染:
- 干性坏疽:消毒后外敷生肌膏,保持干燥,避免感染扩散。
- 湿性坏疽: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联合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控制感染,必要时切开引流。
- 混合性坏疽:分阶段处理,先控制感染再促进愈合。
-
改善局部循环:
- 药物:西洛他唑、贝前列素钠等改善微循环。
- 物理疗法:抬高下肢、足部运动(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流。
-
手术选择:
- 保守清创:保留健康组织,避免趾骨暴露。
- 截趾/截肢:适用于广泛坏死或合并骨髓炎者,术后需负压引流或皮瓣修复。
-
中西医结合:
- 中药内服:气血两虚用黄芪、当归;热毒炽盛用金银花、玄参。
- 外治法:冲和膏外敷未溃处,红油膏用于已溃创面。
-
护理与预防:
- 每日温水泡脚(避免烫伤),检查足部有无损伤。
- 穿宽松鞋袜,避免外伤;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风险。
总结:足部坏疽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患者应定期复查并坚持康复训练。早期规范处理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