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渗透压下降是指尿液中的溶质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低于300mOsm/kg),主要反映肾脏浓缩功能异常或体内水分过多,常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病、过量饮水等情况。
-
肾脏浓缩功能受损
肾脏通过调节水分和溶质的重吸收来维持尿液渗透压。当肾小管功能异常(如慢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或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时,尿液无法正常浓缩,导致渗透压下降。 -
尿崩症的核心表现
中枢性尿崩症(ADH缺乏)或肾性尿崩症(肾脏对ADH不敏感)会导致大量低渗尿排出,尿渗透压显著降低,患者常伴随极度口渴和多尿。 -
水分摄入过量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输液可能稀释尿液,使渗透压暂时性下降,但通常无病理意义,调整饮水习惯后可恢复。 -
电解质紊乱的关联
低钠血症患者因血液稀释,尿液渗透压也可能降低,需结合血钠水平综合判断病因。
提示:尿渗透压下降需结合其他检查(如血渗透压、ADH检测)明确病因,长期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肾脏或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