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支气管炎是由吸入刺激性化学气体或颗粒物引发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典型症状为长期加重的咳嗽、白色粘稠痰、胸闷气短,冬春季症状尤为明显。其病因明确区别于感染性支气管炎,需通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管理。
-
核心症状:以反复刺激性咳嗽为主,轻者季节性发作,重者全年咳喘;痰液粘稠难咳,受冷或感染后转为脓性;部分患者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甚至痰中带血。
-
致病因素:接触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氨气)、烟雾、粉尘或过敏原,长期吸烟及空气污染环境也会诱发。职业暴露(化工厂、矿山)人群风险较高。
-
诊断与治疗:需结合病史、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镜确诊。轻症可通过休息自愈,重症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抗生素(合并感染时)。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气道炎症。
-
预防关键:佩戴口罩减少吸入有害物质,改善室内通风;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增强免疫力,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高危职业者需定期肺功能监测。
若出现持续咳嗽伴胸闷,尤其有化学物质接触史,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进展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