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利是指排尿困难、尿量减少或排尿不畅的症状,常见于泌尿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关键亮点: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引起,严重时会导致尿潴留或肾功能损害,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
常见原因
- 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多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费力。
- 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伴随尿痛、尿液浑浊。
- 尿路结石:结石堵塞尿道可突发排尿中断或剧烈腰痛。
- 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或脊髓损伤导致膀胱收缩无力。
-
伴随症状提示
- 发热、血尿可能提示感染或肿瘤。
- 下肢水肿合并少尿需警惕心衰或肾病。
- 老年患者夜间尿频加重可能与前列腺问题相关。
-
就医检查建议
- 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是基础筛查项目。
- 怀疑前列腺疾病需进行直肠指诊和PSA检测。
- 复杂病例可能需膀胱镜或尿动力学检查。
-
日常注意事项
- 避免憋尿,每日饮水1500-2000ml(心肾功能异常者遵医嘱)。
- 限制酒精、辛辣食物刺激。
- 盆底肌训练可改善部分功能性排尿障碍。
长期小便不利未处理可能引发尿路梗阻或肾积水,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无尿等急症表现,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