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肌体张力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通过查找病因、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手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 查找病因:需明确是否为肌张力障碍以及其类型和病因。可借助多种检查手段,如通过头颅 CT 或 MRI 排除脑部器质性损害,颈部 MRI 排查脊髓病变导致的颈部肌张力障碍;做血细胞涂片排除神经 - 棘红细胞增多症;进行铜代谢测定及眼部裂隙灯检查排除肝豆状核变性等遗传代谢性疾病;条件允许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基因检测 。
- 物理治疗:
- 放松技术:针对肌张力增加患者,可采用按摩、热疗、冷疗等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也可运用神经肌肉放松技术,如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
- 拉伸训练:定期开展静态和动态拉伸,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静态拉伸一般在热身运动后进行,动态拉伸可在运动中开展,以提升肌肉柔韧性和弹性。
- 力量训练:对于肌力减弱的患者,借助哑铃、弹力带、自身体重等工具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 协调性和平衡性训练:利用平衡板、瑜伽球等工具,提高患者运动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
- 药物治疗:
- 抗肌张力药物:像苯巴比妥、安坦等,通过阻止神经传递某些化学物质来减轻肌肉紧张。
- 镇静药:若肌张力障碍与焦虑或紧张有关,可使用苯二氮䓬类等药物,放松身体和情绪,减轻肌肉紧张。
- 生物反应调节剂:例如肌松药,通过促进神经递质活动来减轻肌肉紧张程度 。
- 手术治疗:对于难治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特别是伴有严重痉挛状态的患者可考虑;经过药物治疗或反复肉毒毒素注射后,疗效欠佳的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可考虑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眼睑痉挛患者还能考虑眼睑赘皮切除术、提上睑肌缩短术等 。
肌体张力异常的治疗需综合考量患者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