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保活虾在运输过程中存活,需从环境控制、设备维护和操作规范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以下是关键措施及方法:
一、环境条件控制
-
水质管理
-
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运输水,推荐曝气处理的自来水或天然水体。
-
维持pH值在7-8.5之间,通过增氧设备(如小型增氧机)保持溶氧充足。
-
运输前可加入0.5-1.0千克盐以模拟自然环境,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应激。
-
-
温度控制
-
适宜温度为18-25℃,夏季需添加冰块降温,冬季需包裹保温材料。
-
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水温波动对虾的代谢影响。
-
-
盐度调节
- 若使用海水,需按比例添加盐分(通常为海水盐度的1/3),并定期检测盐度。
二、运输容器与方法
-
容器选择
-
优先使用尼龙袋充氧法,40cm×70cm袋子装1/3池水,可装2-4kg虾并充氧。
-
避免使用纸箱,因其耐久性差,易破裂导致缺氧。
-
活水船运输适合长距离、大容量运输,但需确保水质稳定。
-
-
分层装运技术
-
在容器底部铺垫网状隔档,分层叠放虾笼,避免虾体直接接触底部造成损伤。
-
活水船运输时可配合水循环过滤系统,保持水质清洁。
-
三、减少应激措施
-
预处理虾体
-
运输前将虾笼浸泡在冰水中5分钟,降低代谢率,减少应激。
-
避免捕捞蜕壳期或病虾,此时虾体免疫力低下。
-
-
运输过程管理
-
减少颠簸和震动,使用泡沫箱或专用运输车,并配备氧气泵。
-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照射。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运输工具选择 :活水船适合长距离、大批量运输;帆布篓适合短距离但成活率较低;塑料袋充氧法综合成本高但成活率最优。
-
应急处理 :若水质恶化,需及时更换水;高温时补充冰块,低温时保温。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活虾的运输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