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泥的凝固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可分为以下阶段和要点:
一、凝固时间阶段
-
初凝时间
水泥加水拌合后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通常为 45分钟至1小时 (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后地面可进行轻载施工,但需避免重物碾压。
-
终凝时间
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通常为 4-6小时 (普通硅酸盐水泥)。终凝后地面可承受轻型车辆通行,但需注意养护以提升强度。
-
完全凝固时间
从加水拌合到达到设计强度(约28%)需 28天 ,但实际达到100%强度需更长时间。
二、影响因素
-
温度 :
-
高温(>30℃) :初凝时间缩短至4-6小时,完全凝固时间减少至1-2天;
-
低温(0℃以下) :初凝时间延长至12-18小时,完全凝固时间可能超过28天;
-
标准温度(20℃) :初凝4-6小时,完全凝固28天。
-
-
湿度与养护 :
潜伏期(初凝前)需保持湿润,避免失水过快。养护可缩短初凝时间至1小时,但完全凝固仍需28天。
三、实际应用建议
-
施工阶段 :
-
浇筑后覆盖薄膜或喷水保湿,避免早期失水;
-
初凝后允许轻载通行,重载需待完全凝固。
-
-
特殊场景 :
-
快硬水泥(如30分钟初凝)适用于紧急工程,但需控制养护条件;
-
冬季施工需延长养护时间,夏季可适当缩短。
-
四、常见误区
-
短期通行 :部分资料提到2-3天可通行,但实际需根据初凝时间判断,且未考虑养护;
-
温度极端值 :高温下初凝时间可能短至1小时,但完全凝固仍需28天,低温会显著延长。
纯水泥的凝固时间需结合品种、温度、湿度及养护条件综合判断,确保达到设计强度前避免过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