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全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是中国面积第四大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北部和东部与甘肃省接壤,西北部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和西南部连接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与四川省交界,是连接西藏、新疆与内地的重要纽带。
青海省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3"至103°04′10",北纬31°36′2"至39°12′45"之间,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最高点为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1米),最低点位于海东市民和县(海拔1644米)。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特征,境内分布着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山脉,以及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等著名自然景观。
青海省的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省分为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三大自然区,其中青南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青海省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多民族聚居地,包括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
作为“三江源”所在地,青海省在生态保护和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底蕴,青海省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