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并不完全在每个地方互通,但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逐步实现跨省和省内医保互联互通,为参保人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以下是具体说明:
1. 医保互通现状
- 跨省直接结算:目前,全国97.6%的统筹区和12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开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参保人在跨省就医时,可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的原则直接结算,无需垫付资金。
- 省内医保互通:国家医保局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前,所有省份要将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包括按病组(DRG)付费和病种分值(DIP)付费两种形式。
2. 具体实施政策
- 就医地目录: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等执行就医地政策。
- 参保地政策:医保报销比例、起付线和最高支付限额等仍按参保地政策执行。
- 就医地管理:参保人需遵守就医地的服务和管理规定。
3. 医保互通的便利
- 减少资金垫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已惠及近1.7亿人次,减少个人垫付资金1429.69亿元。
- 提升就医效率:通过医保码等创新手段,参保人可实现“无卡就医”,极大简化了就医流程。
- 覆盖更多人群:医保异地结算服务逐步覆盖流动人口、随迁老人等特殊群体,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医疗服务差距。
4. 未来展望
随着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完善,医保互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更多地区和医疗机构将纳入医保异地结算体系。未来,参保人将享受到更加公平、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保互通正在逐步实现,但仍需根据政策逐步推进。建议参保人关注国家医保局最新政策动态,合理规划异地就医流程,以便享受更优质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