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农村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制度性质与覆盖范围
-
农村养老保险
早期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是专门为农村居民设计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仅限农村户籍居民,且通常要求家庭整户参保。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是2014年国家统一推行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了原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非职工群体(包括城市无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民等),不再局限于农村户籍。
二、参保对象与缴费标准
-
农村养老保险 :主要针对农业户口群体,早期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代缴,缴费档次和补贴政策由地方政府制定。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覆盖16周岁(不含在校生)至60周岁的未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缴费模式,缴费标准根据地区经济水平调整。
三、保障内容与待遇
两者均属于社会保障范畴,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内容更全面,除基本养老金外,部分地区还整合了医疗保险功能(如城乡居民医保),而农村养老保险仅提供基础养老保障。
四、制度发展现状
自2014年国家层面统一制度后,原有的农保制度已逐步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取代,两者已实现合并实施,统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总结 :农村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的称谓,两者本质上是同一制度在不同阶段的名称,现统一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更广,保障对象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