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已全面推行手机认证,具体要求如下:
一、认证的必要性
-
防止冒领机制
养老金认证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比对等技术,与公安、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有效防范冒领风险。
-
政策统一要求
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手机认证,部分地区可能因政策差异每年认证次数不同(如1次或4次),需关注当地最新通知。
二、认证方式
-
官方渠道认证
-
微信/支付宝 :通过"城市服务"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入口,选择刷脸认证,输入身份证号完成操作。
-
国家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掌上12333 APP :注册并绑定退休账户后,按指引进行人脸识别。
-
电子社保卡小程序 :在电子社保卡页面直接进入认证功能。
-
-
代认证服务
若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可授权子女通过上述平台代为操作。
三、认证频率与时间
-
认证频率
-
多数地区要求 每年至少1次 认证,部分地区可能更频繁(如每季度或半年)。
-
若超过认证期限未操作,养老金发放可能暂停,需及时补证。
-
-
认证时间
2025年各地认证工作已全面启动,需关注当地社保部门发布的通知,避免因错过时间影响养老金发放。
四、注意事项
-
信息绑定
首次认证需绑定退休账户,若忘记密码可通过平台重置。
-
特殊情况处理
-
线下认证:未安装APP或网络异常时,可前往街道、社区一体机办理。
-
信息变更:若身份证号、居住地等关键信息变更,需及时在平台更新。
-
建议参保人收到短信通知后,优先选择手机APP认证,若遇操作问题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社区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