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伴蛋白尿通常是肾脏或泌尿系统疾病的信号,最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如急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也可能是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或糖尿病肾病等引发。 关键提示:肉眼血尿多见于急性病变,镜下血尿伴蛋白尿需警惕慢性肾病;伴随水肿、高血压时更需立即就医。
-
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常在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和蛋白尿,IgA肾病则感染3天内发作;慢性肾炎起病隐匿,多为镜下血尿。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还会伴随多器官损伤。
-
继发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长期未控会发展为蛋白尿和血尿。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肾脏。
-
泌尿系统问题:结石移动划伤黏膜、肿瘤破坏血管、肾盂肾炎等感染均可能引发血尿,同时伴随炎症反应导致蛋白尿。泌尿系肿瘤(如膀胱癌)需通过影像学排查。
-
其他原因:剧烈运动、药物毒性或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也可能导致一过性或持续性异常。体位性蛋白尿在站立时出现,躺下后消失,通常与肾脏结构异常有关。
发现异常后应尽快就医,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或肾活检明确病因。早期干预可延缓肾病进展,避免发展为肾衰竭。记住:泡沫尿、水肿、夜尿增多是肾脏的求救信号,体检异常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