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涨潮和退潮的时间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决定,每天通常发生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间隔约6小时12分钟。 具体时间因农历日期、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而异,农历初一、十五附近潮差最大(大潮),初八、二十三附近潮差最小(小潮),且每日潮汐时间比前一天推迟约48分钟。
-
天文引力的主导作用
月球引力是潮汐形成的主因,地球面对月球的一侧因引力形成涨潮,背对月球的一侧因离心力同样形成涨潮。太阳引力虽弱,但在初一、十五(朔望)时与月球引力叠加,引发大潮;初八、二十三(上下弦)时两者垂直,导致小潮。 -
每日潮汐的规律性
半日潮海域(如我国东海、黄海)每日涨退潮各两次,周期约12小时25分钟。例如上午8点涨潮,下午2点12分退潮,晚上8点24分再次涨潮。全日潮海域(如北部湾)每日仅一次涨退潮,混合潮则兼具两者特征。 -
农历日期的计算法则
涨潮时间可通过农历日期估算:- 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小时)
- 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小时)
例如农历初八涨潮时间为6点24分和18点48分,退潮时间在此基础上减6小时。
-
地理与环境的变量
内海、海湾因地形封闭可能滞后于外海潮汐;台风或大风可能引发异常高潮(风暴潮)。不同地区潮差和潮时差异显著,需参考当地潮汐表。
掌握潮汐规律对赶海、航行或观潮至关重要,建议结合农历日期和实时天气灵活安排活动。 若需精确时间,可通过海事部门或专业平台查询当地潮汐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