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受纬度、地形和海陆分布影响,从南向北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一、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东南部,包括陇南、平凉、天水等市。该区域受季风影响显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
-
温带季风气候
覆盖甘肃省中部及北部大部分地区(如庆阳、金昌、张掖等),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主要分布于甘肃省西北部(如武威、金昌、酒泉等),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
高原高寒气候
仅见于甘肃省最北部的高原地区(如祁连山、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较高(4000米以上),年降水量较少,气候特征为“年均温低,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大”。
二、气候差异原因
-
地形因素 :甘肃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跨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导致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
-
纬度影响 :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更明显;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
-
海陆位置 :东南部靠近海洋,受季风调节作用强;西北部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三、补充说明
-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干旱气候限制了农业发展,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合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玉米)和特色经济林。
-
生态与资源 :复杂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被(4400余种)和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
甘肃省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是地理环境复杂性的直接体现,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