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定、情绪性面痛,很可能是非典型面痛,它指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的一种持续性颜面部疼痛,疼痛不按解剖学神经分布部位发生,也不符合一般神经痛规律,发作和加重与情绪激动关系密切。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 症状表现:疼痛局限于一侧面部,呈持续性,从面部深层向四周扩大,像火烧样、结絮样。主要发生在白天,伴有感觉异常,多位于眼球深部、颊部、鼻部和前额,与关节和肌肉无关,没有明确触痛点。若不及时治疗,疼痛有时可持续数年。
- 发病原因: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精神障碍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如非典型忧郁、内源性忧郁、癔病、强迫或焦急状态等;也可能因血管扩张使骨骼肌收缩产生疼痛,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等血管性因素;面部整形术、牙科治疗、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等手术刺激,也可能诱发。
- 与其他面痛区分:三叉神经痛是浅表、尖锐、突发、强烈的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可因日常活动或触摸面部特定部位诱发;颞颌关节痛与颞颌关节运动有关,检查关节囊有触痛,影像学检查有阳性发现;牙痛由龋齿、牙龈炎等牙科疾病引起,通过详细牙科检查可发现原发病变;舌咽神经痛是短暂、严重的针刺样疼痛,主要发生在耳、舌底、扁桃体窝或下颌角后部,可因吞咽、讲话等诱发,在特定部位有疼痛触发点。
- 治疗方法:临床常用镇痛药通常无效,外科手术还可能加重疼痛,应尽量避免。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但难以长期缓解疼痛。维生素、氨茶碱等其他类药物也有一定效果;神经阻滞疗法,如三叉神经分支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同时配合使用效果更好;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慎重选择手术治疗;有明显心理因素的患者,可配合心理治疗;还可采用神经节慢性刺激疗法、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激光照射等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长时间、难以缓解的情绪性面痛,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恰当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