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人群: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像异地安置退休后定居且户籍迁入的人员、在异地连续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在校学生寒暑假等特殊时期回户籍所在地或异地分校学习实习期间,都属于此类。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涵盖因病情需异地就医且有医保定点三级医疗机构转诊证明的人员、因紧急救治在异地医疗机构接受诊疗的人员,还有非急诊抢救且未办理转诊的自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备案方式:
- 线上备案: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打开后依次点击首页【异地备案】-【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提示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备案类型等信息,阅读备案告知书,填写备案时间、联系人等相关内容,签署承诺书后提交,即可完成备案,备案成功即时生效。也可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规定的其他线上平台办理。部分地区如福建,还可通过 “福建医疗保障” 微信 / 支付宝小程序、“闽政通 APP” 进行备案;湖北宜昌参保人员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 APP 办理。
- 线下备案:需提交相关表格,如北京市参保人员需提交《北京市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个人承诺书》,转外就医人员还需《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转外就医备案表》,由本人或被委托人到参保区经办机构办理。各地线下办理所需材料和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可咨询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
- 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均可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就医时,需留意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规定,有的参保地要求参保人员选择一定数量或指定级别的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参保人员在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和门诊结算时,均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2024 年 12 月 2 日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通过医保钱包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配偶、父母等 8 类)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但使用医保钱包转账,需转账人和收款人的地区均开通该功能。
如果你对医保异地使用的具体流程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关于医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在异地使用时的差异,都可以随时问我,我会进一步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