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间精神障碍可能是癫痫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的症状。具体如下:
- 癫痫性精神障碍:癫痫患者大脑存在器质性或结构性病变,发作时大脑缺血缺氧,部分部位异常放电使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影响精神行为,从而引发精神障碍。在发作间歇期,患者通常无意识障碍,但精神症状病期迁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比如,患者可能出现分裂症样精神病,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像被害妄想、思维被洞悉感等,还伴有情感抑郁、恐惧等 ;也可能出现人格障碍,常伴随智力减退,以自我为中心、好争论,思维粘滞,情感暴发时冲动好斗;少数患者会表现出智力障碍 。
- 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在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显著异常。可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在发作间,可能呈现出妄想、幻觉、联想散漫等阳性症状,以及情感迟钝、情感交流障碍等阴性症状,进而表现出发作间精神障碍 。
- 双相情感障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在疾病发作间歇期,病情不稳定时,躁狂发作的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做事鲁莽冲动,以及抑郁发作的情绪低落、兴趣动力缺乏等症状反复、交替出现,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 。
若发现有发作间精神障碍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以便尽早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