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能性便秘
多由饮食、运动不足或不良排便习惯引起。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如火龙果、芹菜、全谷物)和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
- 增加运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促进肠道蠕动。
- 药物辅助:短期使用开塞露肛塞或口服乳果糖软化粪便。
2. 器质性便秘
若由肠息肉、肠道肿瘤等疾病导致,需及时就医:
- 手术治疗:切除息肉或肿瘤以恢复肠道通畅。
- 其他治疗:如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3. 其他病理因素
- 胃肠炎:需抗炎治疗(如服用克拉霉素)。
- 肠易激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
- 药物影响:调整可能导致便秘的药物(如抗抑郁药)。
注意事项
若伴随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或调整生活方式后无改善,应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疾病。长期便秘可能引发肠道损伤,需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