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氡浓度检测中确定布点数的方法需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建筑类型及相关标准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基本布点原则
-
间距要求
以10m为基本间距作网格,各网格交叉点作为布点位置。当遇到较大石块时,可允许偏差±2m,但布点数仍不应少于16个。
-
覆盖范围
布点需覆盖基础工程范围,确保建筑物底层(如1-3楼,约10m以下)及周边区域被有效监测。
二、特殊场景调整
-
地形复杂区域 :若存在较大地形起伏或障碍物,可适当扩大网格间距(如20m),但需通过抽气试验确定最佳布点方案。
-
建筑密集区 :城市区域建议采用2km×2km网格,中小城市可调整为1km×1km,具体由工程规模和地形决定。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布点方法
采用专用钢钎打孔,孔径2mm、深度600mm,使用带气孔取样器密闭取样,避免大气渗入。
-
环境因素
测试时间宜选择8-18点,避开气象干扰。需记录测试点成孔位置、土壤类别、地表状况及24小时前气象数据。
-
相关标准
I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浓度限量为200Bq/m³,可根据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如0.016Bq/m²·s对应60Bq/m³)初步判断检测范围。
四、示例计算(粗略估算)
若某建筑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采用1km×1km网格布点,则需设置100个测点。若采用2km×2km网格,则测点数量减少至25个。实际布点数需根据现场地质条件调整。
土壤氡浓度检测的布点数确定需以10m间距为核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覆盖关键区域并满足检测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