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金的发放涉及资格认定、待遇计算及发放渠道等环节,具体如下:
一、退休条件
参保人员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可领取养老金:
-
年龄要求 :年满60周岁(男、女统一标准);
-
缴费年限 :累计缴费满15年(含15年);
-
其他条件 :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待遇构成与计算标准
-
基础养老金
由政府财政全额提供,目前全国统一标准为每月120元(部分地区如福州、铜陵等高于此标准)。 -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根据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含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及利息)除以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计算。 - 计发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
总待遇
月领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三、发放流程
-
资格认证
参保人员需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认证,未认证的将暂停发放养老金。认证可通过村(社区)或乡镇(街道)办理。
-
申请办理
满足条件的参保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提出申请。
-
待遇发放
经村(社区)初审、乡镇(街道)审核、市经办机构复核、财政部门审批后,养老金于次月25日前通过银行发放至个人养老金领取存折。
四、注意事项
-
与其他养老保险的衔接
基础养老金补贴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原新农保制度参保人员转入居民养老保险后,15-59周岁女性可全额享受基础养老金补贴。
-
计发月数调整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65岁退休为101个月),退休年龄越早,每月领取金额越高。
-
多缴多得原则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多缴多得。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统一政策及部分地区执行标准,具体待遇可能因地区财政情况有所差异。建议参保人员咨询当地社保部门获取最新政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