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类抗忧郁药中毒是因过量服用或误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引发的急性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昏迷甚至死亡,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此类药物因对神经递质再摄取的广泛抑制作用,其毒性作用涉及中枢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救治关键。
-
中毒原因与高危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等)因治疗窗较窄,过量服用极易中毒。常见原因包括:患者擅自增加剂量、儿童误服、自杀倾向者蓄意过量摄入。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较慢,半衰期长,易蓄积中毒,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 -
典型中毒症状
- 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躁动、幻觉、抽搐,严重时出现昏迷或呼吸抑制。
- 心血管系统: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或高血压,心电图可见QRS波增宽(>100ms提示重度中毒),可能进展为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 抗胆碱能效应:瞳孔散大、口干、尿潴留及肠麻痹,部分患者出现高热。
-
急救与治疗原则
- 紧急处理:立即洗胃(服药后6小时内有效)、活性炭吸附毒物,同时监测生命体征。
- 针对性用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并缩窄QRS波;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癫痫发作时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 支持治疗:机械通气支持呼吸衰竭,血液灌流用于重度中毒患者。
-
预防与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与其他中枢抑制剂(如酒精、镇静药)联用。
- 家庭中药物需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抑郁症患者需加强用药监护。
- 长期服药者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异常时需调整剂量。
三环类抗忧郁药中毒的救治需争分夺秒,公众应提高对药物毒性的认知,医务人员需警惕迟发性毒性反应(如服药后24-48小时症状加重)。预防重于治疗,规范用药与风险监控可显著降低中毒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