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东京”和“西京”是指两个不同的都城,具体指代如下:
一、东汉时期的划分
-
东京
东汉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因位于西汉故都长安(今西安)的东侧,故称“东京”。
- 东汉绝大多数时间以洛阳为都城,仅在董卓之乱期间短暂迁都长安,但后因战乱恢复洛阳。
-
西京
西京指西汉的都城长安(今西安)。东汉时期,长安仍为陪都,但正式都城为洛阳。
二、历史背景补充
-
张衡《二京赋》 :东汉时期,张衡在《二京赋》中明确将洛阳称为“东京”,长安称为“西京”,进一步确立了这一称谓。
-
其他时期的“西京” :
-
西晋时期,江南地区曾称洛阳为“北京”;
-
北魏迁都洛阳后,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曾被称为“西京”;
-
唐代、隋朝等时期,西京多指长安,但东汉后洛阳的“东京”地位更为明确。
-
三、总结
汉代“东京”特指洛阳,“西京”特指长安,这一划分主要基于地理位置(东、西方向)和历史沿革。东汉通过称洛阳为“东京”强化了与西汉政权的合法性关联,而长安作为长期都城,始终保留“西京”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