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是心脏节律异常的两种情况,它们通常与心脏正常的起搏点(如窦房结)的功能障碍有关。当正常的心脏起搏点未能按时发放冲动时,心脏的房室交界区可能会作为次级起搏点来维持心脏的基本功能,从而防止心脏停止跳动。这种现象是心脏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房室交接区逸搏是指偶尔发生的由房室交界区发起的心脏收缩。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当心室率接近每分钟60次左右时,心脏射血基本正常,患者也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如果心室率低于50次/分钟,则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出现,如心悸、胸闷、胸痛等,并且对于已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还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的发生。
相比之下,逸搏心律则是指连续三次或更多次的房室交界区逸搏所形成的节律。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上一级起搏点长时间不能发放冲动的情况下,完全由房室交界区的起搏点控制心脏活动。逸搏心律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因为此时心脏的泵血效率降低,可能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具体症状可能包括头晕、乏力、晕厥前兆,甚至是濒死感。
对于这两种情况,患者的感受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尤其是在逸搏频率较高且接近正常心跳速率时。而在其他情况下,尤其是心室率较低时,患者可能会经历以下症状:
- 心率缓慢:由于心脏起搏点转移到了房室交界区,可能导致心率减慢,进而引起全身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悸、头晕、乏力等。
- 心悸:这是房室交界区逸搏的一个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强烈或不规律。
- 晕厥:严重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特别是在站立、劳累或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发生。
- 乏力:心脏泵血功能受限会导致全身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疲倦无力的感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仅限于房室交界区逸搏和逸搏心律,也可能与其他心脏问题相关联。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确切的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在诊断方面,心电图(ECG)是评估房室交界区逸搏和逸搏心律的关键工具,能够帮助医生识别这些心律失常的具体模式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