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质检测的38项指标,其用途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微生物指标(10项)
-
总大肠菌群 :判断饮用水是否受粪便污染,是肠道致病菌指标。
-
耐热大肠菌群 :检测高温耐受性细菌,进一步确认粪便污染风险。
-
大肠埃希氏菌 :常见致病菌,与腹泻等疾病相关。
-
菌落总数 :反映水体受微生物污染程度。
-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细菌,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
其他微生物 :如霉菌、酵母菌等,与水体富营养化相关。
二、毒理指标(8项)
-
砷、镉、六价铬 :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摄入导致癌症等疾病。
-
铅、汞、硒 :毒性金属,影响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功能。
-
氰化物、氟化物 :剧毒物质,需严格控制在饮用水中。
-
硝酸盐、亚硝酸盐 :过量摄入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0项)
-
色度、浑浊度 :反映水体浑浊程度和悬浮物含量。
-
pH值 :酸碱度指标,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
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 :体现水中矿物质含量。
-
耗氧量、挥发酚类 :评估水体自净能力。
-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 :判断生活污染程度。
四、放射性指标(2项)
- 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评估核污染风险,需通过核素分析进一步确认。
五、消毒剂残留指标(4项)
-
氯气、游离氯制剂 :检测消毒效果,防止过量残留。
-
二氧化氯、臭氧 :常用消毒剂残留指标。
六、其他专项指标(6项)
-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检测水体是否受工业或农业污染。
-
抗生素残留 :如土霉素、四环素等,防止药物污染。
-
重金属(铅、锌等) :特定工业或农业场景的专项检测。
检测用途
-
饮用水安全 :通过微生物、毒理及感官指标保障饮用安全,符合GB 5749标准。
-
环境保护 :监测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等污染源,评估生态风险。
-
公共健康 :及时发现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隐患,预防疾病传播。
-
农业应用 :为精准灌溉提供水质数据,保障农产品质量。
以上指标覆盖了从饮用水到工业用水的全面检测需求,通过定期检测可有效维护水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