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轻度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乏、失眠等,通常在进入高原后6-24小时出现,2-3天达高峰,5-7天可缓解。若症状加重,可能发展为高原肺水肿(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或高原脑水肿(剧烈头痛、意识模糊、昏迷),两者均需紧急救治。 -
发病原因
主要因高原低氧环境导致肺通气不足、血氧饱和度下降,引发代偿性生理失调。海拔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寒冷/疲劳/感冒等因素会显著增加风险。 -
分型与治疗
- 急性高原反应:最常见,可通过吸氧、休息、药物(如乙酰唑胺)缓解。
- 高原肺水肿/脑水肿:需立即吸氧、利尿、激素治疗,并转移至低海拔地区。
-
预防措施
- 进入高原前体检,避免感冒或心肺疾病患者前往。
- 阶梯式适应海拔(如每日上升不超过300米)、避免剧烈运动、保证睡眠和营养。
- 药物预防(如红景天、地塞米松)和吸氧可降低发病风险。
若出现严重症状(如持续呕吐、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