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特点
- 癫痫: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表现为短暂性、反复发作的抽搐或意识障碍。
- 癫痫综合征:一组具有特定年龄特征、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模式的电-临床综合征,常提示特定病因(如遗传、结构异常等)。
2. 病因
- 遗传因素:部分患儿由基因缺陷或突变引起,如SCN1A基因突变与Dravet综合征相关。
- 脑部异常:包括先天性畸形、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
- 感染与代谢:脑炎、低血糖、维生素B6缺乏等可损害神经功能。
- 其他危险因素:产伤、颅内感染史、癫痫家族史等。
3. 分型与症状
- 按年龄分类:
- 新生儿期:局灶性发作为主,如新生儿痉挛。
- 婴幼儿期:热性惊厥(发热时抽搐)、肌阵挛发作(肢体快速抽动)。
- 儿童期: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全身抽搐)、失神发作(短暂意识丧失)等。
- 典型症状:
- 全面性发作: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 局灶性发作:单侧肢体抽动、感觉异常或自主神经症状(如腹痛)。
- 热性惊厥:发热至38.5℃以上时突发抽搐,多见于6个月-6岁儿童。
4. 治疗与难点
- 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如维生素B6补充、生酮饮食(针对葡萄糖转运异常)。
- 药物治疗:首选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拉莫三嗪),需长期规律用药。
- 手术与生酮饮食: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或生酮饮食疗法。
- 治疗难点:
- 病因复杂:部分病例病因不明,难以根治。
- 长期管理:需监测药物副作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5. 危害与并发症
- 脑损伤:反复发作可导致智力低下、脑瘫,甚至死亡(如新生儿癫痫)。
- 意外风险:发作时可能发生窒息、骨折或外伤。
- 共患病:约30%患儿合并注意缺陷、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
6. 预后
- 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药物或手术)可长期无发作,但需持续随访。
- 部分类型:如Dravet综合征、Lennox-Gastaut综合征预后较差,需终身管理。
总结
婴儿及儿童期癫痫需结合发作类型、年龄及病因个体化治疗。早期诊断和规范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警惕长期脑损伤风险。家长应记录发作细节,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