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肺炎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麻疹病毒肺炎。以下是麻疹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基本病因
麻疹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感染人体,侵犯整个呼吸道黏膜,并在出疹前期和发疹期引起肺炎
2.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肺部后,会引发肺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内出现渗出物和炎症细胞浸润,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
- 呼吸道黏膜的广泛损害:包括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急性炎症,黏膜水肿、充血、坏死,可形成溃疡并伴纤毛脱落
- 间质性肺炎:间质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周围,发生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单核细胞浸润性间质性肺炎。
- 巨细胞肺炎:肺泡内充满脱落的变性上皮细胞、多核细胞和单核细胞,肺泡壁有透明膜形成,支气管分泌物以及脱落细胞可使支气管部分阻塞而引起局部肺气肿和肺大疱,完全阻塞时可发生肺不张。
3. 继发性感染
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广泛损害,在出疹期或疹后期常伴发细菌性感染
- 肺炎链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流感嗜血杆菌
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尤为多见,病情多较严重。部分患儿尚可并发腺病毒感染。
4. 免疫反应
感染麻疹病毒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反应可能过度,导致肺部炎症加重
5. 其他因素
- 年龄:6个月至5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麻疹病毒肺炎
- 营养状况:长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 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更容易感染麻疹病毒肺炎
- 接触史:与麻疹患者有过接触史的患者更容易感染麻疹病毒肺炎
总结
麻疹病毒肺炎的病因主要是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黏膜广泛损害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免疫反应过度、年龄、营养状况、免疫状态和接触史等因素也会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