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浮的计算公式根据已知条件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已知下浮比例时
计算公式为: $$ \text{下浮后价格} = \text{原价} \times (1 - \text{下浮比例}) $$
示例 :某商品原价100元,下浮20%,则下浮后价格为: $$ 100 \times (1 - 0.20) = 80 \text{元} $$
二、已知下浮金额时
计算公式为: $$ \text{下浮后价格} = \text{原价} - \text{下浮金额} $$
示例 :原价150元,下浮30元,则下浮后价格为: $$ 150 - 30 = 120 \text{元} $$
三、工程造价下浮率(专项场景)
在工程造价领域,下浮率计算需结合招标控制价或施工图预算,公式如下:
-
招标工程 $$ L = \left(1 - \frac{\text{中标价}}{\text{招标控制价}}\right) \times 100% $$
-
非招标工程 $$ L = \left(1 - \frac{\text{报价值}}{\text{施工图预算}}\right) \times 100% $$
-
中标下浮率 $$ L = \frac{\text{中标价} - \text{投标价}}{\text{中标价}} \times 100% $$
-
工程总造价下浮 $$ \text{下浮后造价} = \text{原始造价} \times (1 - \text{下浮率}) $$
例如:原始造价1000万元下浮15%,则下浮后造价为: $$ 1000 \times (1 - 0.15) = 850 \text{万元} $$
四、注意事项
-
公式适用场景 :工程领域下浮率需结合具体招标或预算文件,其他场景多采用前两种通用公式;
-
合同条款 :工程下浮率计算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避免结算争议。
以上公式可根据实际场景灵活选用,建议根据具体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