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若不治疗,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 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肢体运动障碍加重:原本可能只是轻度的肢体无力,不治疗会使梗死范围扩大,导致肢体完全瘫痪,无法正常行走、抬手、持物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无法自行穿衣、洗漱、进食等。
- 语言功能障碍加剧:可能从最初的轻度言语不清发展为完全不能说话,或者无法理解他人话语,导致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严重受阻,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也难以参与社交活动。
- 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甚至不认识熟悉的人;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完成简单的任务;思维能力下降,无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生活不能自理。
- 引发并发症:
- 肺部感染:患者因肢体瘫痪、长期卧床,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积聚在肺部,滋生细菌,引发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 压疮: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尤其是骨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破溃、坏死,形成压疮。压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 尿路感染: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排尿不畅,或因留置导尿管等原因,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反复的尿路感染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 增加死亡风险:随着病情的进展,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断加重,并发症逐渐出现且难以控制,会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各器官功能逐渐衰竭,从而增加死亡的风险。
不过,分水岭脑梗死的预后相对较好,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低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视其危害,一旦发现老年人有分水岭脑梗死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