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要措施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这是治疗药物性呼吸衰竭的关键,避免继续损伤。
二、常用治疗药物
-
支气管扩张剂
- 沙丁胺醇:β2受体激动剂,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 硫酸特布他林:类似沙丁胺醇,适用于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
- 异丙托溴铵:抗胆碱能药物,舒张气道平滑肌,尤其适用于严重喘息。
-
糖皮质激素
- 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减轻肺部炎症、降低气道水肿,改善氧合功能。
- 疗程:通常短期使用(3-5天),重症需延长但需警惕副作用。
-
祛痰与呼吸兴奋剂
- 盐酸氨溴索: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排痰。
- 尼可刹米/洛贝林:中枢性呼吸兴奋剂,适用于呼吸中枢抑制者。
-
利尿剂
- 呋塞米/氢氯噻嗪:减轻肺水肿,降低心脏负荷。
-
抗感染药物
- 若合并细菌感染,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万古霉素等)。
三、辅助治疗
- 氧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者需机械通气。
- 机械通气:适用于严重通气障碍或意识不清患者,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四、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结合病因(如药物类型、感染情况)调整用药,避免盲目使用强效药物。
- 监测与支持:密切观察血氧、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 禁忌证:如沙丁胺醇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氨茶碱需注意剂量和血药浓度。
总结
药物性呼吸衰竭的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核心是停用致病药物+支持呼吸功能。具体用药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切勿自行用药。若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