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家防蚊
- 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花盆托盘、空调托盘等积水,水生植物5-7天换水一次。地漏每周检查,防止积水滋生蚊虫。
- 物理隔离:安装纱门纱窗(网眼≥16孔/5cm),睡觉使用蚊帐。检查门窗缝隙减少蚊虫进入。
- 环境管理:保持厨房垃圾每日清理,垃圾桶加盖。绿植每周换水并冲洗根部。
二、个人防护
- 减少吸引源:饮食清淡少饮酒,勤洗澡换衣。外出穿浅色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袖口。
- 驱蚊产品选择:
- 优先使用含氯菊酯、避蚊胺等成分的正规驱蚊气雾剂。
- 婴幼儿建议物理防蚊(蚊帐、防蚊衣裤)。
- 外出注意事项:避免在草丛长时间坐卧,活动时涂抹驱蚊液(含避蚊胺或驱蚊酯)。
三、被叮咬处理
- 立即用肥皂水或盐水清洗止痒,避免抓挠。
- 可涂抹复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 若出现发烧、喉头水肿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四、误区提醒
❌ 手机驱蚊软件、维生素B1驱蚊、空调调至24℃等方法无效。
❌ 碱水盆灭蚊、吃大蒜驱蚊等民间偏方不科学。
五、特殊场景
- 旅行防护:去蚊媒传染病高发区需备长袖衣裤+含避蚊胺驱蚊剂。
- 婴幼儿防护:婴儿车加纱巾,避免使用含香精的驱蚊产品。
建议每周至少一次全屋积水排查,结合物理隔离与科学驱蚊,可有效降低蚊虫叮咬风险。若需使用杀虫剂,选择低毒产品并注意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