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电线和老国标电线的主要区别如下:
- 标准合并 :
- 新国标将2008版的GB/T9330.1、GB/T 9330.2及GB/T 9330.3简化合并为一个标准,方便业界执行实施。
- 屏蔽层变化 :
- 新国标增加了铜/塑复合带(箔)屏蔽,其代号为P4。
- 导体分类 :
- 新国标修改了“固定敷设用电缆的导体”为“硬结构电缆的导体”,“移动敷设用电缆的导体”为“软结构电缆的导体”。
- 试验项目增加 :
-
新国标增加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的收缩试验和吸水试验。
-
新国标增加了金属(复合)带金属层最薄处厚度要求、金属(复合)带屏蔽绕包搭盖率要求和金属丝编织屏蔽单丝直径的考核要求。
- 长度和质量 :
-
国标电线每卷长约100米,误差不超过0.5米,而新国标电线每卷长度为60-75米。
-
新国标电线采用二代护套料制成,可能有气孔、沙眼,厚度与国标电线不同。
- 材料与结构 :
-
国标电线采用无氧铜(含铜量≥99.9%),导电性能优异且电阻低,如2.5mm²铜芯电阻≤7.41Ω/km。
-
非标电线常使用回收铜、铜包铝或青铜,电阻率可能超标,易发热导致绝缘层老化。
- 绝缘层与护套 :
-
国标电线绝缘层采用阻燃PVC或交联聚乙烯(XLPE),厚度符合标准,如2.5mm²线绝缘层厚度≥0.8mm,耐温范围30℃~70℃。
-
非标电线绝缘层可能使用再生塑料,厚度不足,阻燃性差,遇火可能释放有毒气体。
- 安全性与性能 :
-
国标电线允许长期载流量为16-25A(约3.3-5.5kW),非标线因电阻高,同等负载下温升可能超50℃,加速绝缘老化。
-
国标线可通过150℃高温冲击和-30℃低温测试,反复弯曲20次无裂纹。
- 标签与外观 :
-
国标电线标签上应包含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检验章等基本信息。
-
国标电线铜线横截面颜色应为深色且柔和。
-
国标电线手感柔软,抗外力和刚疲劳性较好。
- 价格 :
- 国标电线因材料真材实料,价格通常较高,而非标电线价格可能较低,但存在质量风险。
新国标电线在标准合并、屏蔽层、导体分类、试验项目、长度和质量、材料与结构、绝缘层与护套、安全性与性能、标签与外观以及价格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旨在提高电线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电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电线时,选择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以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