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尔盖分枝杆菌感染是什么
定义与发现
楚尔盖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zulgai)感染又称斯塞格分枝杆菌感染,该菌于1972年由Marks证实为人类致病菌,属于暗产色分枝杆菌。
细菌特征
- 培养特性:在25℃培养时为光产气,37℃培养为暗产色,42℃不生长。
- 菌落形态:菌落呈现橙色,生长较为缓慢。
感染途径
- 呼吸道传播:当人们吸入含有该菌的空气或尘埃时,就可能发生感染。
-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源,如被污染的物品或生物体表面,也可能导致感染。
- 食物和水源传播: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病菌。
易感人群与病因
易感人群
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更容易受到感染。
病因
- 免疫力低下:是楚尔盖分枝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免疫力低使得人体对该菌的抵抗力减弱。
- 环境污染: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等过程中,可能产生含有楚尔盖分枝杆菌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在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发病率较高。
-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如矿工、农民、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由于工作环境或工作性质,接触该菌的机会增多,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
-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表现酷似肺结核或间质性肺炎。
- 皮肤损害:多见于中年男子,皮肤损害为播散性无痛性炎性结节,结节大小在2 - 4cm,质地较硬,偶尔会破溃,散在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愈合后会留有色素沉着,很少形成瘢痕。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及皮肤损害特点,进行组织病理检查,若皮损组织分枝杆菌培养呈阳性,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乙硫异烟胺、异烟肼和利福平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异烟肼还可与其它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型结核病以及包括楚尔盖分枝杆菌感染在内的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对于已知的人类传染源,需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安排在指定隔离位置,与人群暂时隔离,积极治疗和护理,并对其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扩散。若为未知传染源,尤其是动物传染源,确定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旦确定需及时采取高效措施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
这是针对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较为直接的预防方式。如对污染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进行丢弃或消毒,对污染的房间或用具充分消毒,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也很必要,如宣传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针具消毒,宣传高危性行为人群使用安全套等。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已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较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的计划免疫,以及为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