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症状和感觉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能表现为泡沫尿。这是由于单克隆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影响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2.血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肾小球源性或非肾小球源性。肾小球损伤时红细胞可变形,非肾小球源性则红细胞形态正常
- 3.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患者可能有乏力、水肿、食欲减退等症状
- 4.水肿:由于肾脏对水分的调节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特别是下肢和面部
- 5.高血压:肾脏对血容量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血压升高
- 6.肾小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尿浓缩功能减退,出现多尿、夜尿增多。还可能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 7.肾淀粉样变:单克隆球蛋白形成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肾脏,导致肾脏体积增大,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 8.全身症状:患者可能感到极度疲劳、发热、体重下降、贫血等
- 9.骨痛: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骨痛,特别是在腰骶部和胸廓部位
- 10.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出现手足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