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防治(2-3月)
- 越冬卵孵化盛期是防治关键期,此时蚜虫处于幼龄阶段,抗药性弱,防治效果最佳。
- 可结合清园措施(如刮除老翘皮、清理田间杂物)减少虫源基数。
-
花期前后(4-5月)
- 桃树等果树需在花期前后加强防治,避免蚜虫吸食嫩梢和花蕾,影响果实发育。
- 可选用低毒杀虫剂(如吡虫啉、氟啶虫酰胺)或生物防治(释放瓢虫、食蚜蝇)。
-
药剂选择与注意事项
- 优先使用高效低毒药剂(如20%吡蚜酮·噻虫胺、46%氟啶·啶虫脒),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抗药性。
- 喷药需覆盖叶背、嫩芽等隐蔽部位,配合有机硅助剂提高附着性。
结合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等物理防治手段,以及保护瓢虫等天敌,可进一步降低蚜虫危害。若错过早春防治时机,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蚜虫可能再次暴发,需加强田间监测并及时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