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的清明节习俗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和活动:
1. 祭祖和扫墓
- 时间:闽南地区扫墓有“前十天和后十天”之说,即在清明前十天或后十天进行。
- 仪式:
- 修坟:清理坟头杂草,培上新土,墓碑字迹模糊处需描红。
- 贡品摆放:五果六斋、三牲或五牲等,食材选择常与闽南语双关,如豆干做大官,肉丸中状元,为的是讨口彩。
- 上香:按辈分长幼依次上香,先拜土地神,再拜祖先。
- 压墓纸:在坟头摆上五色纸(黄、白、红、绿、蓝),石块压住四角,象征修缮房屋,寓意家族兴旺。
2. 吃薄饼
- 习俗:厦门民间有俗语说“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 薄饼:薄饼是闽南地区不经油炸的传统春卷,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配料主要有猪肉丝、海蛎、胡萝卜丝等。
3. 踏青郊游
- 活动:闽南民俗中,清明除了祭扫踏青外,还有植树造林等活动。踏青郊游活动丰富,有放风筝、拔河、扑蝶、斗鸡等。
4. 其他习俗
- 插柳:有的地方有插柳的习俗,以避邪驱毒。
- 戴花:妇女会采花戴于头上,以表吉利之意。
- 头戴榕树枝叶:妇女还会把榕树枝叶别在头上,寓意驱离不祥之气。
5. 安全文明祭扫
- 文明祭扫:提倡鲜花祭扫、无烟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避免火灾事故。
- 绿色环保:祭祀用品主动带走,垃圾不随意丢弃,保持祭扫场地清洁。
这些习俗和活动共同构成了闽南地区丰富的清明节文化。在缅怀先人的也享受春天的美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