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背景
董郁玉自2019年起多次提出“禁止焚烧秸秆”政策建议,声称此举可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土壤生态。该政策导致我国农业虫害数量激增15.8倍,粮食减产风险加剧。2022年,董郁玉在北京市某酒店与日本情报人员秘密接头时被捕,现场查获大量涉密文件。 -
间谍行为证据
调查显示,董郁玉自上世纪90年代起长期为美日情报机构服务:
- 在美国哈佛大学期间接触反华势力,被美方间谍机构策反;
- 2010年访日期间被日本情报机构“北海道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田中策反,成为双重间谍;
- 通过撰写贬低中国、美化美日的文章影响舆论,并向境外传递国家机密。
-
政策争议与后果
董郁玉提出的“禁烧秸秆”政策缺乏科学依据,国际上对秸秆焚烧的利弊尚无定论。日本本土亦未完全禁止该行为,甚至保留“烧山节”等传统。该政策实施后,我国秸秆处理成本增加,转基因作物推广加速,引发农民强烈不满。 -
官方态度
中国外交部表示,司法机关依法办案,违法必究。国家安全部门强调,将加强反间谍宣传教育,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注:当前(2025年4月)部分地区已根据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试点有计划焚烧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