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皮肤钙化病是一种由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以下是关于转移性皮肤钙化病的详细解释:
-
病因
- 高钙血症: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骨转移、摄入过多维生素D或含碱类饮食等原因,导致骨骼释放大量钙离子进入血液,引起血钙升高。
- 高磷酸盐血症:慢性肾病患者因肾脏清除磷酸盐的功能降低,导致血清磷水平升高,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大量甲状旁腺激素,促使钙磷从骨骼中释放出来,引起软组织钙化。
-
症状
- 丘疹:表现为皮肤表面有多个坚硬的白色小丘疹,直径约1~4cm,周围皮肤可轻微水肿,丘疹可排列成线状,常对称发生于腘窝、髂嵴及后侧腋线部位。
- 结节状斑块:有时会出现对称分布的浸润性结节或斑块,从丘疹及结节内可挤出淡白色粒状物。
- 皮下结节:通常为隆起的坚硬小结节,表面光滑或呈疣状,最易发生于面部及四肢。
- 其他并发症状:病变浅者可出现疼痛、易破溃;严重时可导致血管闭塞、血管栓塞性溃疡等并发症。
-
诊断
- 主要依据典型的皮肤损害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钙磷测定、甲状旁腺素测定、肾功能测定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骨密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
治疗
- 药物治疗:常用依地酸二钠降低体内血钙浓度,氢氧化铝凝胶降低磷含量。对于单个病变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 手术治疗:对于单个病变者,肿物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是一种与钙、磷代谢障碍相关的皮肤病,其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