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或律师
关于看守所放人时由谁去接的问题,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可分为以下要点说明:
一、接人主体
-
家属
被羁押人的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子女)通常有权前往接人。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办理相关手续。
-
委托代理人
若家属无法亲自前往,可委托其他成年亲属、朋友作为代理人。代理人需携带被羁押人的委托书、本人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材料。
二、通知机制
-
主动通知与被动等待
法律未强制要求看守所主动通知家属接人,但部分看守所会通过电话或书面形式告知放人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若未主动通知,家属可主动联系看守所查询。
-
信息登记的影响
被羁押人入所时若登记了家属联系方式,看守所更可能主动通知;若信息不全或被羁押人拒绝告知,可能无法通知。
三、注意事项
-
物品交接
接人时需协助被释放人整理个人物品,并确保其安全离开看守所。
-
法律文书
被释放人将收到《释放证明书》,需凭此办理后续手续。
-
特殊情况处理
-
未通知家属 :若看守所未主动通知,被释放人可自行联系家属,或通过律师转达信息。
-
假释或社区矫正 :假释人员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人;取保候审人员需主动申请接人。
-
四、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看守所可能存在操作差异,建议提前与办案单位确认具体流程,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影响接人。
看守所放人时接人主体以家属或律师为主,但具体通知方式和流程可能因地区及案件类型不同而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