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芽生菌病(Blastomycosis),也称为吉尔克斯病(Gilchrist's disease)或北美芽生菌病,是一种由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is)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及化脓性真菌感染性疾病
1. 病因
肺芽生菌病是由皮炎芽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人类通过吸入真菌孢子而感染,通常在土壤或腐烂的植物材料中存在
2. 症状
肺芽生菌病的症状多样,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 原发性肺芽生菌病:类似于肺结核或组织胞浆菌病,症状无特异性,可能包括干咳、胸痛、低热和呼吸障碍
- 慢性皮肤及骨骼芽生菌病: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颜面、手、腕、下肢等,表现为丘疹或脓疱,逐渐扩大形成暗红色疣状斑片或皮下结节,边缘高起,界限清楚
- 系统性芽生菌病:从肺或其他部位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肺、皮肤、脑等部位,表现为多发性脓肿,内脏可累及肝、脾、肾、脑等
- 接种性芽生菌病:通过皮肤的接触感染,常见于皮肤裂口周围的区域,可能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和疼痛,可能形成溃疡或水疱
3. 诊断
诊断肺芽生菌病的方法包括:
- 直接镜检:通过痰液、胸腔积液、血液或其他分泌物的直接镜检,可以发现特征性的宽基出芽酵母型菌体
- 真菌培养:在沙堡琼脂上培养,25℃可观察到特征性的菌落形态,37℃可观察到出芽状态
-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上皮细胞样肉芽肿或慢性化脓性坏死及纤维化,可见具有特征性的宽基出芽、厚壁、双折光的原型酵母型菌体
- 血清学试验: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免疫扩散法和酶免疫测定法等方法
4. 治疗
治疗肺芽生菌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
- 抗真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
- 支持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自身免疫力,以促进病情恢复
5. 预后
肺芽生菌病的预后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但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预后较差
6. 预防
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真菌孢子的环境,如建筑工地、陈旧仓库等
肺芽生菌病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