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次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综合相关规范和施工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一、基本原则
-
连续浇筑要求
二次浇筑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可靠粘结,需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
-
避免冷缝
若两次浇筑间隔超过初凝时间,会形成冷缝,需按施工缝处理。
二、具体规范
-
时间限制
-
两次浇筑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 ,具体需通过实验确定。
-
对于不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常温下间歇时间不超过2小时;温度高于30℃时不超过1.5小时;温度低于10℃时可延长至2.5小时。
-
-
施工措施
-
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大于1.5m。
-
分层浇筑时,振捣棒需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上,并持续振捣。
-
三、注意事项
-
温度影响 :高温会缩短初凝时间,低温会延长,需根据实际温度调整施工方案。
-
特殊情况处理 :若因意外中断,需评估剩余混凝土初凝时间,必要时添加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如需超过常规2小时)。
四、相关标准参考
- 初凝时间测定 :采用贯入阻力法,当贯入阻力值达到3.5MPa时判定初凝。
通过以上规范和措施,可确保二次浇筑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时间间隔不当导致的结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