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构造柱不密实漏筋的问题,修补措施需结合具体缺陷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漏筋修补措施
-
清理漏筋部位
首先需将漏筋处的松散混凝土、铁锈等杂质彻底清除,确保钢筋表面干净无附着物。
-
修补方法
-
浅层漏筋(≤10mm) :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漏筋部位,表面用铁板抹子压光。
-
深层漏筋(>10mm) :需凿除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清理后用比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如C35)填塞压实,并进行养护。
-
二、不密实(蜂窝/麻面)修补措施
-
小蜂窝处理
清理松散石子后,用1:2水泥砂浆压实抹平,必要时支模加固。
-
大蜂窝处理
凿除松动石子和软弱颗粒,支模后用高强度细石混凝土填补捣实,并加强养护。
-
麻面处理
湿润麻面后,用同标号砂浆抹平压光,注意颜色一致性和保湿养护。
三、预防措施
-
施工规范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避免水灰比过大;振捣时避免碰击钢筋,防止振捣不密实。
-
模板管理 :模板表面清洁,拼缝严密,必要时加设密封条;高处浇筑时使用串筒或溜槽,减少自由落差。
-
钢筋保护 :绑扎钢筋时加设塑料垫块,避免浇筑时踩踏移位。
四、注意事项
-
修补后需进行保湿养护,避免表面开裂。
-
若漏筋严重或涉及承重结构,建议咨询专业设计单位制定加固方案,必要时需重新补桩。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修复构造柱漏筋及不密实问题,确保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