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是一种病情进展迅速、危害严重的肾脏疾病。以下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定义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急性肾炎综合征,以血尿和蛋白尿为早期表现,病情快速进展,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肾功能在3个月内急剧恶化,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50%以上。该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2. 病因
该病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肾脏损伤。例如,链球菌感染是常见诱因。
- 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异常,错误攻击肾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 遗传因素: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 药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导致肾脏损伤。
3. 症状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
- 肾功能急剧恶化:少尿或无尿,最终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关节痛、肌肉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 其他表现: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血压升高等。
4. 诊断
诊断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结果:
- 临床表现:如少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 血清学检查:抗GBM抗体阳性、ANCA阳性、补体C3下降等。
- 肾功能检查: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
- 肾活检:是确诊的关键,若发现50%以上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即可确诊。
5. 治疗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及时且综合,主要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抑制免疫反应。
-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控制病情活动性。
- 血浆置换:清除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减轻肾脏负担。
- 支持治疗:
- 饮食调整:低蛋白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
-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 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及病情变化。
总结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需尽早诊断和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和密切监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活动性,改善预后。如需进一步了解或咨询,请及时就医。